念活“土地经” 激发新活力无锡17项改革举措破解土地要素制约
到2025年,无锡全市将腾退开发边界外低效产业用地4.6万亩,更新产业用地9万亩,推出产业新空间9万亩,推动工业用地亩均税收提升15%以上,单位建设用地地均GDP产出提升22%以上……4日获悉,《无锡市关于深化自然资源要素配置改革 打造高质量集约利用示范区的实施意见》获省自然资源厅批复,无锡成为全省首个在自然资源领域开展综合性改革试点的地级市。“我们将通过17项创新举措,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努力走出一条以资源高效利用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无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无锡扣除水域面积不足3700平方公里,长期面临‘资源紧约束’的局面。因此很早就确立了节约集约用地的发展战略,‘十三五’期间,无锡以4.4万亩的新增建设用地,支撑了3689亿元的经济增长,单位建设用地GDP产出达到8.12亿元/平方公里,全省头部。”业内人士分析,但在土地利用方面,无锡还存在空间资源供给紧张、市场参与存量盘活动力不足等问题,这都亟需通过改革来破局,全面提高自然资源要素配置的质量和效益。
研读17条举措,“干货”十足,在江苏省自然资源厅的支持下,多项政策为地级市首创。如在严控新增建设用地方面,无锡将探索实施规划空间统一布局、规模“市控+区配”的分级管控模式。以往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由省下拨后,几乎全部均分到各个板块。但改革后,将采用“市控+区配”模式,市控指标主要保障国家、省、市重大基础设施等项目,区配指标优先保障市以上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同时,将建立产业项目“快、好、高”门槛、分地区分行业门槛、基础准入门槛三级评价体系,并依据评价结果分类确定市配空间系数。
无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人士解释,这意味着,今后只有“发展快、发展好、单位产出高”的项目,或是发展效益明显优于业内同行的,才能拿到市里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以引导有限的资源向优势项目集聚。《实施意见》还明确,除省、市重大项目外,区级经营性用地及一般工业用地指标,原则上优先使用各地腾退清理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腾挪出来的指标。“这表明,使用新增建设用地的门槛大幅提高,将倒逼地方加快存量挖潜。”
如何激发市场主体参与土地盘活的积极性?无锡市将积极探索以高标准厂房置换低效用地的盘活模式,而“以房换地”等创新举措已在高新区等地先行先试。近年来,结合产业园区“三优化三提升”行动计划,新安街道腾退了48家低效企业,并按照“以房换地”方案,为能留下发展的4家先进制造企业专门定制了高标准厂房。“高标准厂房安排在10月将开建的新湖智造园内。4家企业原占地面积52亩,统一安置后,占地约16亩,节地率达88.4%。”新安街道建设部门负责人吴敏倩表示,“以房换地”不仅推动企业进园、整治了低效用地,也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按同等建筑面积还给企业,由于容积率的提高,企业厂房从一层变两层,新增了发展空间。”
据悉,此次省自然资源厅还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创新存量用地更新改造模式、创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用地等方面,给予无锡极大的政策赋能。例如,明确支持无锡增加建设用地复垦利用方向。除了以往复垦成耕地外,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水则水”的原则,今后复垦整治为林地、园地、坑塘等农用地或未利用地的,验收合格后也能成为流量指标归还。此举将为无锡综合运用全域综合整治、生态修复、城市更新等路径,充分盘活低效闲置资源、释放流量空间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