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上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背后
印发《关于命名滨海新区智慧山文化创意产业园等15家园区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通知》,并在全国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工作会议上对新命名的园区进行授牌
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于2014年列入浙江省首个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作为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打造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和“文化高地金名片”的战略支撑和重要抓手,坚持“文化铸魂、产业引领,融合发展、双翼齐飞”总体战略,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研学教育、数字文化、工艺美术四大核心产业,形成特色鲜明、规范有序、产城融合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打造了通过产业发展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衢州样本。
“衢州历史悠久,是南孔圣地,孔子文化值得很好挖掘、大力弘扬,这一‘子’要重重地落下去。”十余年来,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紧抓历史机遇,以文化大发展赋能产业大发展、城市大更新。
园区始终坚持“儒学文化”为核心,开展南孔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和南孔文化标识建设,“南孔文化”被列为首批“浙江文化标识”培育项目。
开辟公共空间,建设园区展示中心、南孔书屋、“南孔爷爷”景观小品等,将南孔文化植入城市方方面面;打造“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衢州连续两年入选全国城市品牌百强榜并实现进位,“衢州有礼”走进千万百姓家;举办南孔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讨会,衢州祭孔大典,论语大赛、新生开蒙礼等“南孔文化季”系列活动,南孔文化在新时代流动、传承,南孔文化,正不断塑造着城市精神气质,提升着城市独特品质。
园区秉持创新、融合发展理念,积极培育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创新已成为发展的核心动能。
园区在发展特种纸、根雕、黄玉、陶瓷、观赏石等五大历史经典产业的基础上,瞄准文化旅游、研学教育、数字文化、工艺美术四大新兴产业,建设特色细分产业载体,并围绕龙头企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四大现代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相辅相成。
顺应文旅融合趋势,打造以根雕为主题的5A级旅游景区开化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以观赏石为主题的中国观赏石博览园等大型特色文旅融合项目,以“水亭门沉浸式”演出、“南孔宴”、天王塔艺术馆、《浸梦水亭门》剧场、《儒梦衢州》信安湖夜游等特色产品丰富文化业态、做优文化旅游产业。
园区还依托孔氏南宗家庙、中国儒学馆、剧场书院、鹿鸣山文化院街、国际围棋文化交流中心等基地,重点打造了寓教于文化体验的研学教育产业,设计“1+10+N”研学之旅地图模式,建设鹿鸣研学园和历史街区风貌衔接工程(局部)研学基地,从项目输出、标准输出、服务输出三个维度推动研学产业全链条发展。目前园区共有省级研学营地3家、基地6家。
在衢州醉根艺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园区根雕产业得到加速发展,探索出了“技艺+产业+景区”的发展模式,各类根艺生产企业30多家,从业人员近3000人,年产根雕作品超过30万件,产值3亿元以上。常山延伸区打造了石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展示的全方位开放市场——“青石花石专业市场”,相关从业人员超5000人,石产业年产值超6亿元。衢州莹白瓷作为我国四大白瓷系列之一,是衢州首个工业产品中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涌现出了三陶轩、衢窑研究院、和睦彩陶、火神瓷业等重点企业,陶瓷产业年产值超过3亿元。此外,园区积极践行“富民”思想,并再次方面多有建树。与阿里合作,在万田乡打造集村播学院、直播产业创业街、厂播基地于一体的数字直播基地,形成了学院培训孵化、街区落地转化、品牌馆选品深化、厂播基地生产强化的产业发展体系,实现从培训到就业、销售到生产、品质到品牌的协同发展。
2019年以来,帮助销售农特产品16.97亿元,与全国56个县域达成培训、产销合作,覆盖12个省份,培训新农人15.9万人次,孵化出本土“村播”达人100余人,成为带动新农人创业就业、增收共富,促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持续实施“全球免费游衢州”活动,14个核心免费景区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1583.57万人次,产生直接旅游消费41.53亿元,间接带动相关产业增收178.58亿元,为当地旅游从业者走出困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围绕“可持续发展”宗旨,园区还在项目布局、产业培育、有效投资等方面聚焦未来、科学规划。《衢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衢州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等纲领性文件都把园区作为衢州文化产业集聚发展蕞大的平台系统规划。
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有关负责人表示,园区将全力巩固提升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成果,朝着“人才高度密集、机制创新引领、产业高速发展”的美好愿景,砥砺前行,追赶跨越,力争将“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打造成为国家儒学文化展示与传承的支点、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先行先试区、四省边际文化产业的核心引领区。(方思远 刘鸣)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