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无锡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从纳税百强榜单看无锡“进击动力”

admin8个月前 (09-24)无锡产业信息29

  全市百强企业实现全口径税收收入614亿元,同比增长14%,增幅高于全市平均3.5个百分点;占全市税收总量比重为33.3%,较2020年提高0.3个百分点。一份重量级的榜单,让人感受到无锡“走在前”的蕞强动力。

  昨天,2021无锡纳税百强榜单公布。蕞新出炉的百强企业携带的这组亮眼数据,勾勒出无锡财税的 “企业指数”,也映射出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重要当口,以纳税百强企业为代表的重点企业已在“快车道”上稳步前行。

  入围纳税百强企业中,3亿-5亿元的有36户,5亿-10亿元的24户,10亿—40亿元以上的有10户,药明康德成为我市首家纳税金额突破“40亿元”大关的企业,连续两年位居全市纳税百强榜首。

  值得瞩目的是,全市纳税百强企业入围门槛实现“2亿元”新突破,由2020年的1.93亿元提高至2.14亿元。部分企业营收及净利润创历史新高,拉高了基准线。长电科技去年上半年企业营业收入即突破130亿元,同比增长逾15%,净利润则超过2020年全年水平。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业绩创新高来源于强劲的市场需求,也是企业近年来聚焦先进技术以及高附加价值、快速成长的市场热点应用的结果。

  而自2017年以来,全市百强企业营业收入总体上一直呈上升趋势。至2021年,百强企业纳税总量首次突破了600亿元大关,实现5年连续增长,显示了无锡经济的发展潜力。

  “这说明企业经受考验,其表现更加出彩。”市财政局人士称,2021年,面对减税降费政策持续加力、新冠肺炎疫情局部散发和经济增速回调等外部环境挑战,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连跨两个“百亿台阶”来到1200.5亿元,同比增长11.6%,增幅高于全省平均,位居苏南第1位,这些数据传递出的信号是,百强企业充分发挥了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作用。

  蕞新上榜的百强企业的构成,无论是从一、二、三产业或者行业细分类看,各行各业的顶级企业,尤其是我市确定的支柱产业的顶级企业几乎悉数跻身百强企业俱乐部。阿斯利康、海力士、中信泰富、海澜集团、博世动力、远景能源、小天鹅、上汽大通、卓胜微、红豆集团这些行业中的翘楚,近年来始终榜上有名,成为了全市纳税群体的中流砥柱。

  整体来看,无锡纳税百强榜单“基本盘”保持稳定,制造业企业起到了压舱石作用,54户制造业企业税收累计336.72亿元,占比超过50%,同比增长17%。

  而百强企业凭借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优势,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行业经济的发展。从2020年的30余亿元到2021年的破40亿元,药明康德榜首的位置越发稳固。位居第2位的阿斯利康,税收规模也轻松超过30亿元。头部企业的领航,让朝阳产业更好地“向阳而生”,在千亿元台阶之上的无锡生物医药产业,正在向2000亿元的更高目标迈进。

  纳税百强企业榜单上,SK海力士常年位居前十。多年深耕无锡,SK海力士快速建成了全球顶尖半导体产业的头部生产基地,自身也实现了总部化、基地化、多元化发展,并给当地产业发展带来整片“森林”: 2020年SK海力士携手无锡,打造中韩集成电路产业园,助力无锡加快构建集成电路核心产业集群和产业创新“生态圈”。预计到2025年,生态圈产业规模有望超过400亿元,带动生态圈企业100家。

  2021年,和百强企业榜单呼应的一组数据是,这一年,无锡共有13家企业入围“中国500强企业”,占江苏省入围总数30.2%, 26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占江苏省入围总数28.26%,入围数列全省头部。

  百强企业、千亿产业需有与之匹配的重量级政策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支撑,才能催生更多大体量的企业并形成集群效应。

  为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构建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去年,我市出台了《关于支持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安排资金总量较“十三五”计划数大幅增加,聚力支持重点企业发展,瞄准大型龙头企业和特色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型企业等,培育更多优秀”种子”。

  正在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的威孚高科,承担了“太湖之光”攻关计划项目——氢燃料核心部件膜电极关键技术研发,目前项目已取得突破性成果,以此技术为支撑的膜电极产品将成为公司未来在新能源领域的核心产品之一。据透露,威孚高科每年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4%以上,去年投入研发费用近6亿元,是政府的各类产学研类补贴政策、惠企政策等,从方方面面给企业支持,助力企业把研发方向从内燃动力产品扩展到新能源和智能网联领域。

  优无止境,营造更适合企业发展的生态环境,需要不断加强顶层设计,让政策更好地引导创新、服务创新。从市财政部门获悉,当前,我市在保持较大投入力度的同时,将更大力度聚焦于产业基础好、关联程度深、资源消耗少的产业领域和重点环节,并采用创新支持方式,培育市场规模与竞争能力位居前列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无锡产业园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深度】2023年无锡市产业结构之五大未来产业全景图谱(附产业空间布局、各地区发展差异等)

【深度】2023年无锡市产业结构之五大未来产业全景图谱(附产业空间布局、各地区发展差异等)

  十四五期间,无锡市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科研机构抢位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化合物半导体、氢能和储能、深海装备等新兴前沿领域,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打造产品特色鲜明、创新资源集聚、产业化成效初显的未来产业先发之地。   2、无锡市五大未来产业之人工智能产业   十四五期间,无锡市以滨湖区、新吴区和惠山区为重点区域...

万物梁行签约朗新科技集团为无锡朗新科技产业园一期提供服务

万物梁行签约朗新科技集团为无锡朗新科技产业园一期提供服务

  近日,万物梁行上海区域无锡管理部获得朗新科技300682)集团的委托,为获得朗新科技集团的委托其总部基地无锡朗新科技产业园一期提供全权委托物业服务。   观点新媒体了解到,朗新科技产业园位于无锡市高新区慧海湾物联网小镇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约136亩,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分三期建设。   据悉,其一、三期定位为朗新科技集团科研办公、培训孵化中心...

争先!上榜的是……

争先!上榜的是……

  去年,我区制定并实施太湖湾科创带引领区实施意见,形成产业空间“3·3·3”战略、“1+8”产业政策、“滨湖之光”3.0人才政策、院(校)地共建机制等一揽子科创新政,设立50亿元滨湖区太湖湾科创带母基金。   滨湖创新发展活力涌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72.6%、全市头部,有效高企总数超550家。太湖实验室获批省实验室,无锡先进技...

争创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无锡高新区启建航空航天产业园

争创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无锡高新区启建航空航天产业园

  科技日报讯 (柳鑫 徐逸卿 记者过国忠)6月21日,无锡航空航天产业园启动暨航亚科技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项目开工仪式在无锡高新区举行。这标志着无锡市航空航天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将成为“立足长三角、辐射全中国”的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新高地。   无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吴区委书记崔荣国介绍,作为全市建设“交通枢纽名城”的重要支撑,无锡高新区坐拥苏南硕放国际机场,依托...

关注!无锡医疗健康产业园批前公示!

关注!无锡医疗健康产业园批前公示!

  无锡医疗健康产业园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批前公示!   项目位于无锡经济开发区贡湖大道与隐秀路交叉口西南侧,建设单位为无锡锡铁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项目总用地面积约9.2万平方米,本次报审总建筑面积约38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主要功能为医疗、健康及配套用房,相关规划指标满足规划要...

又一批半导体项目迎来新进展涉及存储芯片、封测等领域

又一批半导体项目迎来新进展涉及存储芯片、封测等领域

  近日,多个半导体产业项目迎来新进展,其中,涉及企业包括先微半导体、矽品科技等,涉及领域涵盖半导体材料、封测、存储芯片等。   先微半导体高纯电子新材料项目签约   据合肥新站区消息,11月29日,合肥先微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微半导体”)高纯电子新材料项目在新站高新区签约。   此次签约的项目计划投资约5亿元,占地面积...

城市24小时苏州短暂“拥有”了一下机场

城市24小时苏州短暂“拥有”了一下机场

  苏南硕放机场更名“无锡苏州机场”?   3月16日,“苏州机场”“苏南硕放机场改名”等话题相继登上微博热搜,有网友调侃“苏州梅友国际机场或成历史”……此前,有网友在购票软件上发现,搜索目的地“无锡”,自动显示为“无锡苏州机场”,而不是“苏南硕放机场”或“无锡硕放机场”。   对此,苏州、无锡两地交通部门均向媒体回应称,未接到有关通知。3月16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