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无锡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无锡高新区与GE医疗签署备忘录打造长三角医疗科创圈

admin9个月前 (09-24)无锡产业信息18

  交汇点讯 以无锡为圆心,全方位升级长三角医疗科创集群新布局正在形成。10月18日,无锡高新区与GE医疗签署“智能医疗产业战略合作备忘录”,共同明确了提升无锡国产医疗设备的创新研发与生产能力、深化高端产业集群生态合作、加强医疗创新企业孵化三大发展方向,携手打造长三角智慧医疗“科创圈”。同日,GE医疗“无锡创·中心”正式启动。交汇点记者获悉,头部批入驻企业——深南、德为、脉得智能、数坤科技与GE医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迈出了医疗科创新布局的头部步。

  根据合作备忘录,无锡高新区与GE医疗将联合打智慧医疗产业科创集群,造辐射全国,惠及全球。

  何为智慧医疗产业科创集群?无锡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新吴区委副书记、区长崔荣国介绍说,内涵包括:未来五年在无锡持续加码国产创新投资规模,新增亿元级研发投入并新引进十余款高端医疗设备进行本地化生产。整合国内外医院、企业、高校、研究院、卫健委等各方科研力量以及全产业链资源,打造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医疗器械产业集群。联合打造高端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和产业园区,设立医疗初创企业孵化空间,计划五年内吸引上下游合作伙伴、数字化创新公司进驻创园区工作,将该园区打造成世界级产业园区。

  无锡基地是GE全球蕞大的研发中心之一,其模式是通过“产品深度体验+与客户协同创新”的方式,同步GE全球研发和技术创新的顶尖资源,打造集技术、平台、人才、市场为一体的科创平台。此次“创·中心”的落地,将有效整合国内外医院、专家、高校、AI公司等各方科研力量以及GE医疗的全产业链资源,聚焦中国用户的定制化需求,全面加速推进创新的加速落地。

  脉得智能、数坤科技、深南电路、德为智慧科技率先入驻。其中脉得、数坤两家AI企业率先入驻,将智能应用接驳超声和心电、麻醉设备,推进实现5G智能辅助诊断分析,赋能智慧医院建设。GE医疗与深南电路、德为智慧科技的合作则将着力于细分领域技术攻关与创新、新型工程师人才培养,推动医学影像领域新技术的孵化与落地,成为中国医疗设备强有力的后备中心,并助力中国企业 “走出去”,在国际版图中大放异彩。

  “我们力主打造一个长三角医疗科创生态圈,完成区域内产学研和供应链的相对闭环。”GE医疗中国副总裁、首席创新官戴鹰解释说:“也就是说,我们力主全线产品要在中国做创新。我们的供应链过去可能还是讲全球供应链,现在一定是供应链百分之百国产,包括核心零部件,过去可能讲中国是传统的技术、机加工、钣金、线缆、电路板,现在是全线自主创新,包括核心零部件。未来逐步达到所有元器件都来自以无锡为中心200公里半径的供应商,杭州、苏州、合肥等都可以融入这个圈子,全区域和全链条实现百分之百自主可控的能力。”

  18日,五条新产线正式落户GE医疗无锡基地,其中包含大运河系列监护仪B1x5P / B1x5M、Carestation 750麻醉工作站、Mac 7心电分析仪、Venue Go/Fit临床彩超以及Versana Active R1.5移动彩超,全面覆盖高端与基层市场。新产线余条产线合力,构建共线产品混合生产布局,快速满足更多国内外的定制化生产需求。

  无锡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吴区委书记蒋敏表示:“无锡高新区正在计划构建‘1+2+X’生物医药园区发展新格局,即一个产业集聚区,两个创新基地,和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X’个发展生态圈,必将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在无锡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GE无锡集聚GE医疗全球资源落地‘无锡创·中心’,可以进一步吸引上下游企业主动靠拢,整合国内外各方科研力量,布局立足长三角的智慧医疗设备生态圈。”

  GE医疗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轶昊表示:“从1996年成立至今,无锡基地的年产值实现了760倍增长,产生了近170项国际国内专利,形成了规模化的科创产业集群,无锡生产基地的成长正是GE医疗全面国产进程的缩影。步入十四五阶段,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创新。我们要打开思路,打破边界,在全面国产的道路上,让数字赋能其中,产学研用合作共赢未来。GE医疗将携手合作伙伴以中国医院与病患需求为核心,将更多先进技术与产线引进来,带领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努力促进无锡‘科创圈’的内外双循环效应,支持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和长三角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二期年内建成

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二期年内建成

  本报讯(实习记者 夏骅)原铁芯厂、锅炉厂等汇聚的老工业区如今摇身一变,成为聚集高精尖技术的科创园区。记者日前探访东升科技园时获悉,在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一期去年实现产值328亿元的基础上,二期将于今年建设完成。东升科技园二期将重点集聚“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着力提升园区数字化能力,打造引领中国企业步入生态办公的未来科技园区,建设成为智慧化、数字化园区。...

以无锡为圆心高新区携手GE医疗打造长三角智慧医疗“科创圈”

以无锡为圆心高新区携手GE医疗打造长三角智慧医疗“科创圈”

  10月18日上午,无锡-通用电气医疗战略合作签约暨“无锡创•中心”启动仪式在无锡高新区举行。   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吴区委书记蒋敏,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新吴区区长崔荣国,无锡海关副关长陶伟东,区领导洪延炜、韩杨、华艳红,GE医疗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轶昊等出席活动。...

全新规划!约500平方公里!无锡太湖湾科创带来了!

全新规划!约500平方公里!无锡太湖湾科创带来了!

  以太湖岸线为界,北至范蠡大道、分范线、钱胡路、高浪路、沪霍线,西至长深高速,东至周万路、人民路(宜兴)、贡湖大道、通锡高速公路(S19),,湖岸线公里,从东向西经过新吴区、无锡经开区、滨湖区、宜兴市主要板块。   ★以建设国家级新区和打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实践示范区为目标   ★主动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

前瞻产业园区周报第42期:2021年中国国家级产业园区品牌声量榜发布上海五个新城首批四十个重大项目开工

前瞻产业园区周报第42期:2021年中国国家级产业园区品牌声量榜发布上海五个新城首批四十个重大项目开工

  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为规范化工与园区建设和认定管理,提升化工园区安全发展和绿色发展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管理办法》共5章26条,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工信部:将培育一...

加快推进区域创新协同发展 无锡经开区在沪搭建“科创飞地”

加快推进区域创新协同发展 无锡经开区在沪搭建“科创飞地”

  10月22日,沪锡创新联动企业家交流会暨雪浪小镇(上海)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在上海举行。活动现场,无锡经开雪浪小镇(上海)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正式揭牌,首批四家企业签约入驻,将有助于沪锡两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两地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无锡是江苏乃至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产业基础扎实、工业门类齐全。作为太湖湾科创带建设的主战场、主...

北科建无锡中关村科技创新园国家级孵化器获年度市级优秀评级

北科建无锡中关村科技创新园国家级孵化器获年度市级优秀评级

  近日,无锡市科技局2020年度市级以上孵化器绩效考核结果正式出炉,无锡中关村科技创新园国家级孵化器获得优秀评级。   据悉,此次考核涵盖全市51家孵化器。无锡市整体孵化器发展呈良好态势。目前,无锡中关村科技创新园已拥有江苏省级加速器、江苏省级科技企业孵化链条、省级众创社区、省级小微创业示范基地、省级创业示范基地、省级众创空间...

多个重磅规划利好落地!经开区未来可期

多个重磅规划利好落地!经开区未来可期

  2019年1月4日,无锡经开区揭牌成立,规划面积56.6平方公里,被定义为无锡“一城双核”中的重要一极,也是无锡非常年轻的板块。   光阴似箭,三年来,无锡经开区着力构建“一镇五园”的总体空间布局,全力打造“生态环保示范区、科技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引领区、高端人才集聚区”的闪亮名片,奋力建设“科产城人融合发展示范区、太湖湾科创带建设引领区、新发展理念全域实践区”的...

太湖湾科创城“一带两轴五片”空间格局已初具规模

太湖湾科创城“一带两轴五片”空间格局已初具规模

  太湖湾科创带是无锡的“头号工程”。今年年初,无锡高新区率先作为,于1月4日挂牌成立无锡高新区太湖湾科创城建设指挥部暨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管理办公室。有着科技创新基因的高新区,打造太湖湾科创带“创新大脑”底气十足。   高新区科技创新实力突出,为太湖湾科创带建设奠定坚实基础。这里建有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4家,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