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这个“国家级”经开区启动改革实行“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和“全员聘任制”
扬子晚报网12月3日讯(记者 张建波)记者从昨天召开的无锡惠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惠山经开区)改革发展动员大会上获悉,晋身“国家级”经开区未久的惠山经开区,正式启动体制、机制改革,将努力为无锡国有开发园区蹚出一条真正“市场化运营”之路,构建在实行企业化运作及“全员聘任制”情况下,不合格人员的淘汰机制,激发广大国企人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决心。
走过20年的惠山经开区,在2021年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无锡市惠山区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板块,惠山经开区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被惠山区、无锡市寄予厚望。会上,无锡市惠山区委常委、惠山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孟栋发布了《关于深化惠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改革创新、精简高效和市场导向,在管理上,将按照“管委会+公司”的现代管理模式,构建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和灵活顺畅的运行机制。
改革后,惠山经开区成立8大公司,市场化运营
其中,管委会职员构成重点向投资服务、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倾斜;国资平台人员实行市场化选聘、差异化薪酬、契约化管理,充分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为此,惠山经开区将进行去行政化,正式实行“全员聘任制”,并对薪酬绩效进行整体改革,从而进一步凝聚共识、鼓舞士气、团结力量,为激发惠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活力,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提质提效。相关人士透露,新成立的8家国有公司的人员,待遇将高于原体制下,并且与绩效紧密挂钩,让努力做事且做出成效的人获得更好待遇,也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惠山经开区将深化区、街管理体制改革,将堰桥街道也正式纳入惠山经开区版图,由后者进行托管。今后,惠山经开区与托管的长安街道、堰桥街道在职责、功能上进行合理分工,经开区主要专注主业,通过园区市场化运行,发展经济,街道则负责民生事务,负责与老百姓衣食住行相关的公共服务产品提供,“在人事、财政和规划审批方面,开发区将统筹管理,开发区和街道的职责分工将更明确。”
惠山区委常委、惠山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孟栋介绍体制机制改革办法。
惠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史国洪讲话时称,希望惠山经开区能够在国家级经开区的赛道上,趟出一条新旧动能转换、机制体制改革、人才资本集聚、城市都市迁移的新路子,为无锡的制造业重镇惠山区的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趟路,为无锡打造新发展理念实践示范区提供经验。
“我们将实施人员的能上能下,在用人机制上按照市场化要求,实行每年3%的淘汰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相关人士透露,此举也将为无锡的园区市场化运行,真正实现人员的更新淘汰提供经验。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