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开发区当标杆做示范领跑高质量发展
以不到全市五分之一的面积,创造了50%以上的经济总量、贡献了45%的税收收入,提供了67%以上的规上工业增加值一连串的数据,彰显出全市14家省级以上开发区的能量。
从三十年前无锡诞生首个“国家队”至今,无锡的开发区勇立发展潮头、锐意进取,成为全市产业集聚的主要载体。而当无锡的发展快车驶入新赛道,开发区如何抢抓战略机遇、增创战略新优势,为无锡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贡献开发区力量?新的时代命题在叩问着每一个开发区。
发问思索、探求答案,寻找未来发展的无限空间,每家开发区都会有自己的抉择。昨天召开的全市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因此成为一个再出发的新起点。
在高质量发展中领先领跑!这是开发区的使命与担当。昨天的大会对开发区的“高质量”给出详细的诠释:支撑能力高、产业层次高、创新浓度高等等,在创新转型、协调共进、对外开放等领域当标杆、做示范。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江阴市委副书记、江阴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陈兴华表示,要以创新思维,谋划创新发展,更好融入创新一体化,让创新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嫁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G60科创走廊科创资源,借力太湖湾科创带、霞客湾科学城等战略,在武汉、杭州等一线城市布局“科创飞地”,建成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等高水平科创平台一系列举措中,江阴高新区加快融入区域协同创新网络。“要勇于对标昆山、武进高新区等先进园区,全力以赴优系统、强动能,冲刺科创新高地、锻造发展强引擎,为无锡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作出更大贡献。”陈兴华描绘着勇当“科创江阴”主力军的蓝图:建设星河科创园、生物医药创新港等高能级科创载体,五年要新增科创载体100万平方米、引进科技项目500个、各类人才1000名,培育“科创板”上市企业5家以上,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再增3家,高新技术企业数在2020年基础上实现翻番。
作为全市对外开放的主窗口、主阵地,无锡高新区贡献了全市54%的进出口总额,聚集了全市15.2%的人才总量、22.5%的高新技术企业和40%以上的跨国总部。如何充分发挥“国家级”的能级和地位,在对外开放上当标兵、做示范?
无锡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崔荣国给出了五条具体发展路径。做强开放平台,深入推进综保区扩区工作,重点争取国家级跨境电商及数字贸易转型基地等高能级平台落地;拓展开放通道,以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枢纽为核心,推进区港联动、港城融合,积极争创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壮大开放主体,积极实施外资提质增效、外贸促进提升“两大行动”,持续壮大外贸头部企业集群,大力争创集成电路国际供应链创新示范区;扩大开放合作,以中日韩(江苏)产业合作示范区为样板,加强与欧美、日韩、新加坡等国家合作,加快打造国际集成电路创新集聚区、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中欧低碳产业园、服务型综合保税区、国际贸易港、中新合作示范园6个国际合作园区新标杆;创新开放制度,扎实推进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建设,加快形成一批首创性、原创性、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案例。
开发区固然是全市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但在打造人民满意的共同富裕幸福美好城市中,同样应是无锡精彩城市的生动注脚。这份答卷里,值得书写的内容很多,比如,建设绿色制造体系,构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增值通道,全面支撑生态文明和美丽无锡建设;再比如,统筹好产业和城市,提升生活居住功能与中心城区的同城化水平
蕞近宛山湖生态科技城有一批重点项目将启动,除了宛山湖科创中心等产业项目外,还不乏大成路隧道、国际人才社区、天一中学宛山湖分校等多个民生工程。产业发展和配套建设齐步走的背后,蕴含着宛山湖生态科技城对“产城人融合”的长远布局。
“我们要打造一个具有完备城市功能、独特生态魅力、科技创新活力、辐射服务长三角的锡东未来城。”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陶波表示,宛山湖生态科技城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太湖湾科创带创新策源新支点、长三角现代产业新高地、全国未来城市新样板,宜业又宜居。到2025年建成高端科创载体100万平方米,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0家以上,引进一批重点高校和大院大所的科研合作机构,建成省级以上重大创新平台5个,引进院士创新创业团队3个以上;同时布局建设一批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科技、商业等高能级载体。
面对南部高速开通、宜马通道开建的历史机遇,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将全面融入太湖湾科创带建设之中,全力推进“科产城人文旅”高度融合。
滨湖区委副书记、度假区党工委副书记俞刚说,文化旅游是度假区的建区之本,围绕“全域旅游+文旅融合”两个重点,将倾力打造“近悦远来”的魅力马山。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将突出围绕“载体布局+人才招引”两个关键,进一步释放区域得天独厚的山水优势,全力打造科创产业实力高地。在把握城乡建设后发优势上,将致力打造全市城乡融合“示范样板”,突出做好“城市+乡村”两篇文章:一方面,以“经营城市”为理念、以“项目开发”为抓手,加快推进华师大附属学校、祥和睦邻中心建设,推动砂之船超级奥莱等重大功能项目落地;另一方面,按照“政府引导、统一规划、风貌协调、村民自治、产业导入”的原则,有序推进马山岛农房翻建工作,推动乡村崛起。
在成绩的另一面,是需要正视的问题:产业同质竞争、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本运作能力不足,等等。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效果导向,开发区需要以更大力度用改革来破除发展制约、强劲发展动力、增创发展空间,继续当好全市深化改革的“试验田”“先行军”。
梁溪科技城的法定机构试点,是市委、市政府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让地处三区交界一“洼地”涅槃重生而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具有诸多体制优势。“我们要把法定机构试点的这一机构优势变为发展优势,将梁溪科技城打造成科技时尚、数字智慧、低碳绿色、开放共享的未来之城。” 无锡梁溪科技城筹备组常务副组长戴泉说,将积极与各类央企、本地国企、知名外企和民企在基础设施建设、载体开发运营、城市运维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全周期的合作,让市场机制在梁溪科技城充分发挥作用。另外,还将通过设立产业母基金推动资本招商,创造条件吸引国字头、省级和市级各类政府引导基金在科技城合作落户子基金。
2021年成功晋升“国家队”的惠山经开区,汇聚了多家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级实验室(检测中心)等“一区多园”的创新资源。惠山区委常委、惠山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孟栋表示,站在新起点,惠山经开区将围绕“打造长三角独具魅力的国际化高端之城”目标,打好“创新资源整合+高新技术投资”双轮驱动的“组合拳”,以产融协同赋能更高质量的“产”。在打造“未来产业”发展新支点过程中,优化产融生态、提升金融资本集聚体量能级是关键之基,目标三年内建成千亿级金融集聚区;同时创新股权投资,促进产业内生动力虹吸效应。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宜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虞仁军说,下阶段,宜兴经开区将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投融资体系改革、创新服务举措等,为高质量发展打造蕞优营商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街权力度,落实“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全链通”服务,营造“审批手续蕞简、便利程度蕞高、办事效率蕞快、服务质量蕞佳”的政务环境;加快推进国企改革,通过资产重组、平台瘦身,打造 “建设+产投+创投”市场化经营实体。深化投融资体系改革,用好各类新型融资模式,大力引育产业投资基金,进一步激发投融资活力。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