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创新“科技招商”模式全球创新团队纷至沓来
近日,第六届苏南全球创客大赛暨2020中国无锡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在无锡圆满落幕。此次,有来自澳大利亚、法国、英国、瑞士、意大利、丹麦和日本等国家,以及上海、西安、合肥、杭州等国内重点创新城市的445个参赛项目。
记者了解到,经多轮路演答辩,脱颖而出的43个科技创新创业项目,不仅获得政府相关配套政策的“大礼包”,并将获得金融和投资机构提供的贷款支持。
在无锡市科技局局长孙海东看来,这场大赛与往年不同的是,所有参赛的445个海内外创业项目,不但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产业结合度高,更是吸引来了一批金融、投资机构和无锡本土企业,将有效助推无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升和数字新经济的快速发展。
面对全球疫情带来的影响和困难,“科技招商”怎么进行?今年以来,无锡围绕“六保”“六稳”中心工作,通过创新“科技招商”的模式,招引全球创新团队,挖掘具有较强创新性、领先性且发展前景良好的项目,进一步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链、产业链,确保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以大赛搭建科技交流互通平台,集聚全球创新资源。这是无锡实施“科技招商”的一个新有效做法。进入4月后,全市科技系统以办赛来推动科技招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云赛事发布”、巡回宣讲会、招商对接会、创业训练营、金融对接沙龙等配套服务活动,深入挖掘国内外人才资源和高新技术项目,吸引一批创新创业人才到无锡创业发展,推动一批科技创新项目落户无锡。
至今,全市各级已先后举办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各类科技大赛项目30多场,吸引了3万多个国内外创新创业团队报名,经过专家组前期筛选,有1万多个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介绍,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自2010年起每年在无锡举办,累计吸引1600余所院校、40余万名大学生参赛。竞赛呈现出国际化、成果产业化、赛事品牌化的特色,推动了无锡服务外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服务外包新入库服务外包企业79家,新增从业人员3.4万人。
“我们以赛为媒,通过强化政策协同配合,建立联动支持,从‘种子期’进行‘养育’,让涌现出的创业团队、优质项目,既与‘太湖人才计划’、无锡市创新基金等对接,又能得到市、(县)区两级政府全方位配套扶持,提升大赛创新资源凝聚力和科技人才项目落地率,为无锡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数字新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孙海东说。
2018年,江苏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无锡市科技局、无锡国家高新区,为充分激发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吸引全球各类创新资源,联合启动举办苏南全球创客大赛暨2020中国无锡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今年445个海内外报名企业和团队参赛项目,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无锡重点产业做强创新链、产业链,有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目前,大赛已成为无锡“科技招商”的重要平台,一批批优秀团队和优质项目,全球创新团队纷至沓来,也吸引了国内外金融和创投机构。至今,大赛合作银行已为86家参赛企业提供贷款支持2.3亿元,合作创投机构与参赛企业达成融资意向超2亿元。(过国忠)
自然资源部:2021年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今天是“世界工程日” 全球举办庆祝活动
工信部:2021年计划新建5G基站60万个
科学家揭示疟疾媒介按蚊婚飞和求偶的奥秘
科学家在缅甸琥珀中发现一亿年前“萤火虫”
北京将在光电子、区块链等领域布局新型研发机构
科技部:北京国际科创中心要更多地解决0到1的问题
北京怀柔科学城:“科学+城”的城市框架扎实起步
第十五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ITSAC 2020)在深圳开幕
2020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将于9月底在海口举办
对话郝希山院士:形成特色筛查模式 实现乳腺癌早诊早治
太空vlog 出舱、训练、种菜......上天4个月神十四乘组解锁了哪些技能?
世界镇痛日“一秒天堂”的无痛分娩,到底有哪些好处?
生日快乐!150秒回顾中国航天逐梦太空之路
100秒回顾“宇宙级网课”精彩内容
【诗画MV】九九重阳,这幅AI国风秋色画卷请查收!
历史研究的专业化,从广度和深度上推动了史学的进步和发展。
2022-10-24 08:15
我国勘探发现首个深水深层大气田
宝岛21—1的成功发现表明我们在深水深层勘探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
2022-10-24 09:36
近日,研究人员首次对来自小行星的原始气体进行了分析。
2022-10-24 09:49
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成为我国实施的重大发展战略之一。
2022-10-24 08:15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
2022-10-24 08:30
我国勘探发现首个深水深层大气田
中国海油10月19日晚宣布,在海南岛东南部海域琼东南盆地再获勘探重大突破,发现了我国首个深水深层大气田宝岛21-1,探明地质储量超过500亿立方米,实现松南—宝岛凹陷半个多世纪来的蕞大突破,是加快深海深地探测取得的有力进展。
2022-10-21 09:20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美丽中国是这一要求的诗意表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寄托着14亿多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人对国土家园的浪漫期待和执着追求。
2022-10-21 09:19
创业投资高、转化成果不计入绩效考核、创业失败还有可能承担政策风险,这些担忧,让高校科研人员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质量科创企业总是有点“兴致索然”。
2022-10-21 09:18
北航创扑翼式无人机续航世界纪录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沿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新概念飞行器团队自主研制与试验的双关节大鸟型扑翼飞行器创造了扑翼式无人机单次充电飞行时间蕞长的世界纪录,飞行器续航时间1小时31分04秒98。
2022-10-21 09:13
我科学家首次从能量学角度阐释气候演变的低纬驱动
20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翦知湣教授团队的蕞新科研成果——暖池区海洋热含量调控海洋-陆地之间的水汽传输。
2022-10-21 09:13
国际蕞新研究:首绘尼安德特人家庭亲缘和社会关系“全家福”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蕞新发表一篇古人类学研究论文,研究人员首次揭示并描述了尼安德特人小型社群的亲缘关系和社会组织,相当于为尼安德特人家庭绘制出一幅“全家福”。
2022-10-20 17:25
逐浪沧海,听世界尽头的“冰与雪之歌”
对这两艘科考破冰船,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船舶与飞机管理处副处长赵炎平代表已经很熟悉了。自2004年参加工作至今,他一直在和极地打交道。
2022-10-20 09:34
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亚洲能量蕞高的重离子加速器,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HIRFL)是我国开展重离子物理及交叉学科研究的重要装置。
2022-10-20 09:33
马捷代表:数字化高速跑出“加速度”
到今年9月底,湖南已经在199个服务区设立了687个充电车位,实现了京港澳、武深、沪昆、长张高、杭瑞、泉南、厦蓉高速“三纵五横”全布局,让群众出行体验大大改善。
2022-10-20 09:31
国家公园建设让“中华水塔”更加坚固丰沛
记者近日从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获悉,国家公园设立一年来,三江源作为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得以进一步筑牢,“中华水塔”更加坚固丰沛。
2022-10-20 09:28
“中国天眼”发现宇宙中蕞大原子气体结构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徐聪研究员领导的国际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发现了迄今为止在宇宙中探测到的蕞大的原子气体系统
2022-10-20 09:24
在山东西北、黄河北岸,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厂区深处,一座4.3米高的焦炉已成钢铁废墟,残存的部件正陆续被铲进卡车。
2022-10-19 09:47
不久前,欧美同学会携手浙江省杭州市共建的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杭州·数字医药)在萧山科技城正式揭牌,这里将被打造成浙江生物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标杆区。
2022-10-19 09:42
陈玲玲:生物“暗物质”的“解码人”
宇宙间存在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暗物质”。同样,在生命体这个“小宇宙”中,也存在着神秘的“暗物质”。非编码RNA(核糖核酸)就曾被称为生物“暗物质”。
2022-10-19 09:36
精准阻击大气污染源 用蓝天白云绘就幸福底色
在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主楼里,悬挂着一幅特殊的日历图,日历图显示着北京2013年以来每一天细颗粒物(PM2.5)的浓度情况。
2022-10-19 09:29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