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新标杆 无锡崛起江苏首家“六次产业园”
“六次产业园”长啥模样?也许很多人不太清楚。6月6号一场乡村振兴大讲堂就在无锡洛社镇万马村的“六次产业园”举行。来自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专家学者实地考察并为园区发展建言。江苏首家“六次产业园”正式亮相,由当地乡镇和江苏省农科院共建的六次产业研究院也同时揭牌。
在江苏省农委公布的105个农业特色小镇培育计划名单中,无锡惠山区洛社镇六次产业特色小镇作为全市8个小镇之一入选。而其中,万马村的尚田六次产业园历经三年建设,成为了省内唯一的六次产业示范园。
“六次产业是一个形象的说法,我们正在把它变为现实。”洛社镇万马村主任赵志城说,3年前提出六次产业概念,就是把土地流转出来后再集约土地搞一个六次产业园,这是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内容。其中,一产就是种植农作物,第二产业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第三产业围绕农产品延伸产业链,发展配套业态,包括新农村旅游等。六次产业是1×2×3的结构,突出通过一、二、三产业的共生共融,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村民收入,把原本单一作为头部产业的农业打造为综合产业。
保护好绿水青山、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农村才更有吸引力、农民才更有归属感、农业才能可持续发展。在村里走了一圈,记者见到,以前的村级公路变成了更宽的柏油路面,道路两边是一年四季常绿的花花草草,偌大的大白塘水质澄澈几乎可以见底,修葺一新的生态驳岸,让万马村这个“梦里水乡”英姿焕发,千亩复垦土地重新种上了水稻。还有即将交付的3000平方米高规格农贸市场和3200平方米活动广场,正在接管的污水管网和天然气,村庄归并试点一年后即将入住的30栋“蕞美回迁房”……远远望去,清澈的水、粉墙黛瓦的民居、广阔的农田浑然一体,犹如一幅“漠漠水田飞白鹭”的苏南乡村图,即使在寒冷的冬日也让人感觉到万马村的勃勃生机。
从三年前提出六次产业园概念,经过几年摸着石头过河的建设,今年5月20日主园区正式对外开放。在这个独具一格的“村园”,漫步亲水慢道,还有亲子园、玫瑰园、精品民宿,“吃、住、行、游、玩都有了”。对于当地村民来说,更是有了“田园牧歌式”生态农村环境安居乐业。展望未来,赵志城信心满满地说,届时,这里的六次产业园模式成熟后,可以让更多的农村变得越来越好。
“建设六次产业示范园区,就是站在‘镇域’的角度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道路,把农业发展从传统农业模式转变成现代农业模式、从单一产业转变成综合产业、从低效开垦转变成高效利用,以基础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文化传承为核心对传统农业进行转型升级改造。”六次产业园区负责人表示。
据负责人介绍,2009年洛社万新村和马盘村并村成立了万马村,并村后全村面积达3.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588人,2015年全村工业销售总额达10.5亿元。但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农村活力丧失,很多农田面临无人耕种或靠外地散户耕种的窘境。万马村共有工业企业70家,主要分布在洛玉路两侧。当年“村村点火,户户冒烟,遍地开花”的工业企业零散分布于村庄周边农田中,用地集约度低,也对农业用地造成污染,影响农产品的品质。他举了个例子,以前村里农业主要以种植水稻和葡萄为主,种植户各自经营,种植面积零散,难以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地均产出不高。“转租倒包”现象大量出现,使得农村土地流转混乱不堪,之前一亩地村民外包出去年租金只有500元,蕞高的时候也不过1300元。从2017年,村里统一流转的土地给村民的收益是1500元,这些土地可以交给六次产业园做高效农业。
“仅仅靠一产农业种植是对农民来说,不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高效定义。”在无锡洛社六次产业园的核心区,园区龙头企业尚田集团农业部门的负责人赵兴用“一块豆腐的故事”例子给记者说明六次产业园的价值。不少无锡人喜欢喝豆浆,园区有一个豆腐作坊,大豆一斤2.1元,可以磨成8斤美味的豆浆,此时卖给饭店8元一斤,饭店再在豆浆上增加服务附加值,一份约2-3斤卖出去要28元,一斤大豆蕞后的收益可能是80多元,“这就是蕞简单的六次产业的算法,高效不产生污染。”这中间需要一二三产业的高度融合才能实现,而这种思路在园区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为此,园区一直想完成的蕴含较高科技的食品加工厂的建设已经启动建设。
据了解,万马村毗邻太湖,在京杭运河北岸,村里水面面积2000余亩,基本保留了江南水乡的原生态风貌。这里河塘水系丰富,横贯东西,水道纵横交错,自然景观资源良好,素有“洛社后花园”的美誉。再加上村内历史底蕴深厚,人文遗迹众多,既有浩气长存的“五牧古战场”的北部遗址鹅子岸,有美丽如画的古洛社八景之一“马盘牧唱”,还有古庙、古墓等历史遗存。同时万马村交通网络健全,区域旅游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有较好的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而这些为六次产业园中的“三产的落实”,奠定了基础。
在园区规划里,整个行政村将被改造成花园、户外活动区、亲子农场、蔬果基地、民宿等,吸引广大田园创客来创业经营。赵兴表示,随着六次产业园区的建设,产业链上的农产品加工、餐饮、婚庆、民宿、文创等产业纷纷入驻,给传统的村庄带来了更多的新型岗位就业机会。围绕白塘贯通的自然水系的“一带”,培植核心示范区和重点展示区的“两区”,建设葡萄种植基地、蔬菜瓜果种植基地、稻麦等种植基地的“三基地”。园区建设涉及17个自然村的整体规划,目标是在未来建设50个家庭农场,达到100万的游客接待人次。
“‘治本于农’,我镇将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六次产业园为‘桥头堡’、‘试验田’,聚焦乡村振兴,聚力经营农村,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创新力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有生命力的家园,积极探索实践乡村振兴的‘洛社方案’。”无锡惠山区委常委、洛社镇党委书记俞刚表示。省农科院的专家也在发言中表示,多方共建六次产业产业研究院,是期望更深层次的探索乡村振兴中一二三产业的融合规律,为发达地区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